首页

SM女王微信

时间:2025-05-26 11:39:07 作者: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蚌埠开幕 浏览量:21479

  中新网合肥5月24日电(赵强 顾楷)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24日在蚌埠开幕。7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出席会议。

  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是行业内极具影响力和引领力的产业盛会,2017年至今已在蚌埠成功举办六届,不仅搭建了“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平台,更见证了蚌埠智能传感器技术从追赶到并跑领跑的不断跨越。

5月24日,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蚌埠开幕。陈昂摄

  近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传感谷和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及脑机接口等需求牵引下,充分发挥北方微电子研究院这一国内中高端MEMS技术与产品头部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深度融合,努力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打造中国传感谷。

  目前,蚌埠全市共集聚智能传感器企业2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上市企业1家、上市辅导备案1家,是安徽省唯一、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

5月24日,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蚌埠开幕。陈昂摄

  本次大会以“芯聚江淮 智感世界”为主题,聚焦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前沿技术,涵盖汽车、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多个热门应用领域,为以“芯”互联、以“智”赋能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

  开幕式上,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中国MEMS产业发展与十大高质量传感器园区报告》,蚌埠经济开发区以第六名成绩入选。会议发布了长三角MEMS与传感器新技术新产品,超低噪声高精度生物信号采集系列芯片、生物信号采集系列电极、可控多通道脑电采集系统等多款新产品等一批“蚌埠智造”集中亮相。会议还发布了8英寸晶圆制造线首批产品成功串线及工艺平台能力,作为国内领先的MEMS智能传感器晶圆生产线,蚌埠8英寸晶圆制造线规划产能3万片/月,预计今年年底产能可以达到1万片/月。

5月24日,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蚌埠开幕。陈昂摄

  会上,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长三角(蚌埠)产教融合协同中心、安徽省汽车行业协会汽车智能传感专业技术委员会、长三角脑机接口产业联盟揭牌。

  会议推介了中国传感谷,为5位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层次人才颁发了安家补贴,20个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不着急复出!关于巴黎奥运,苏炳添这样说

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邵萌)10月30日14时,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之子被拐案在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二次开庭。

节后想恢复肠胃不吃大鱼大肉吃点啥?

在龙舟竞艳环节,跟随锣鼓、音乐的节奏,龙舟队员们卖力地划桨,在一上一下的律动中荡开层层水花,动感十足。据了解,龙舟队伍由功夫、醒狮、龙舟、粤剧等十个主题的传统龙舟组成。龙舟队伍所到之处,吸引大批民众驻足观看。

索朗江才从小生长在村里,村里的氛围使他对藏戏产生了兴趣,藏语讲述的历史和故事让他着迷。他喜欢跳舞,在小学和初中都加入了学校的舞蹈队。加入藏戏队后,索朗江才参与了藏历新年晚会的舞蹈表演。2023年开始,在老师和前辈的教导下,索朗江才开始学习专业的藏戏表演。

“五一”假期出行数据彰显满满活力 热气腾腾的中国焕发无限生机

去年巴黎奥运会资格赛,新一届中国女排状态出现起伏,错失直通名额。队伍仍有机会依靠世界排名获得奥运入场券,即将开战的世界女排联赛,对中国队而言至关重要。

张国清在出席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时强调 全链条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出重拳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收到检察建议后,推动整改落实。一是全面摸排2021年以来申请强制执行案件,梳理对比行政诉讼与非诉执行案件重合的情况。二是健全内部信息互通机制,加强执法监督管理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完善申请强制执行案件报批、审批工作。三是充分发挥法制部门协调指导作用,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好行政诉讼应诉等工作。四是制定《关于落实行政处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程序规定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前提条件及内部审批流程等。

相关资讯
嘉华集团创办人兼主席吕志和丧礼在香港举行

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尤其是少年儿童权益保护,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和特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做实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积极采取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方式,强调审判既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处罚上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对于主观恶性深、危害严重、特别是屡教不改的,该惩处的依法惩处,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还被害人以公平,示社会以公道。近期,已满12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杀人、重伤害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截至目前,人民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龄在12至13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问题孩子的出现既有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对此在审理婚姻家事、侵权等案件时,要注重强化监护责任和教育引导工作,引导父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此外,对“问题少年”的教育矫治程序虚化,导致大量未成年人违法后处于无人无力监管、矫治落空状态,以致往往反复实施违法行为,最终造成恶果、构成犯罪。如某地一起案件中,被告人曾五次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但均未实际执行。应当尽快改变对低龄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机构力量薄弱的局面,加快专门学校建设,逐步推动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系统,让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行为但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得到应有的矫治教育。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